原标题:扎根一线 用创新点亮万家灯火(主题)聚创配资
—— 记天津中电华利电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套车间主任范栢成(副题)
天津日报记者 辛璇聚创配资
车间内,随着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一排排智能一体化配电柜正沿传送带缓缓前行,这些高达两米的柜体中,断路器、熔断器、避雷器等精密元件有序排列,宛若电力系统的“数字神经元”,通过数据交互,编织成守护城市电力脉络的安全网。“每一台配电柜都是能源传输的‘智慧心脏’,我们不仅要确保它稳定运行,更要赋予它感知与思考的能力。”天津中电华利电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利集团)成套车间主任范栢成凝视着生产线,目光中透着技术人的执着。
成套车间是配电柜出厂前的最后一站,配电柜里面的所有器件需要在这里完成组装和检测。以前,每次出厂前工人们都需要将配电柜从上一组装工位移送至下一工位聚创配资,耗时费力不说,工序衔接依赖人力搬运,稍有不慎便可能造成器件损伤。
范栢成望着繁复的生产线,萌生了改变的念头。他带领团队扎根车间,对生产流程进行分析研究,最终构建出一套融合机械传动与数字智能视图的组装流水线。该平台以360度旋转台为核心枢纽,搭载智能滚轴传送装置,实现柜体在多工位间无缝流转;配合实时互联的可视化看板,技术图纸与生产指令精准触达每个操作节点,形成“数据驱动制造”的闭环链路。革新后的流水线,一名员工即可完成设备的流转操控,车间整体生产效率提升60%。这一模式迅速被复制至钣金车间、元件车间,成为华利集团抢占市场高地的核心竞争力。“智能制造的魅力,在于将人的智慧转化为机器的精准。”范栢成说。
今年,华利集团接到了一家合资企业的订单。该企业由于10千伏高压进线柜电缆头炸裂导致停产,要求开关柜集成温湿度监测等多项功能于单一柜体,并确保散热性与兼容性。“这相当于在方寸之间构建一座微型监测站,且需承受极端工况考验。”范栢成说。
没有参照对象,没有可借鉴的方式方法,范栢成选择了迎接挑战。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使用三维建模反复研究柜体内空间布局,并多次模拟极限状态测试产品的可靠性与兼容性,最终实现了对温度、湿度及电缆运行状态24小时实时监测。同时,开关柜还配备了智能操控系统,通过触屏操作,断路器可以实现自动摇进摇出,就位后完成分闸、合闸动作,操作过程可视化。作为电能分配的核心设备,现代配电柜已从传统机械结构进化为集成智能检测、远程控制的电力管理单元。范栢成以前瞻性技术布局,参与华利集团“智慧云电”“5G物联网智能数字化空气开关”等战略项目,累计获12项国家专利,节约生产成本数百万元。其研发的智能配电柜可实时上传运行数据至云端平台,实现故障预警与远程运维,推动电力设备从“被动维护”向“主动健康管理”转型。
从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天津市劳动模范到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劳动模范,范栢成始终将荣誉视为新征程的起点。“创新不是实验室里的孤芳自赏,而是要让技术扎根车间、服务民生。”范栢成说聚创配资,“我将坚守‘华利出品,必是精品’的初心与使命,以创新为笔,继续书写电力‘智’造篇章,点亮万家灯火,为我市安全用电、智慧用电保驾护航。”
汇盈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